乐山市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思考 来源:四川省商务厅 发布时间:2014-03-31 浏览数:36

  乐山市是四川省重要的农业经济区域之一,主要农副产品的产量和商品销售量在四川省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。近年来,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以农民增收为核心,以绿色生态农业为抓手,围绕林竹、茶叶、畜牧、蔬菜、中药材等主导产业,与之对应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面临着艰巨任务,如何谋划和实施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规划,为实现“十二五”目标提供流通保障,将是十分重要的课题。本文就乐山市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状况进行的调查和思考。

 

  一、乐山市农业和农产品市场基本情况

 

  乐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,北与眉山接壤,东与自贡、宜宾毗邻,南与凉山相接,西与雅安连界。平均海拔500米,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。幅员面积12827平方公里,山地、丘陵、平原分别占 66.5%、21%、12.5%。截止2012年,第一产业增加值123.72亿元,同比增长4.1%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63万亩,粮食总产117.8万吨。油菜播种面积61.08万亩,总产6.66万吨。茶园面积105.8万亩,茶叶总产量6.6万吨;茶叶总产值达23.89亿元。蔬菜面积89.9万亩,总产192万吨,产值27.45亿元。水果面积67.3万亩,其中优质水果面积41万亩,水果总产量40万吨,产值11亿元。中药材面积27.98万亩,产量14.95万吨,综合产值16.15亿元,增加1亿元。养蚕40096张,产茧1436925公斤,售茧收入4439.5万元。农民人均纯收入7746元,同比增长14.4%。

 

  随着多年来多种经济成分、多元化流通主体参与,目前乐山市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基本形成批发为基础,城乡农贸市场为载体,以大型连锁超市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对接为基础,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带动,以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、农村经纪人为补充,以农民自由贸易和连锁经营、农商对接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贸易方式并存的基本构架。市场体系的初步形成为农业生产增产增收、城镇居民消费供给保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当前,乐山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几个方面的成效。

 

  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加速发展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农头企业151家, 其中省级以上19家 (国家级4家) ;实现销收入156.6亿元,出口创汇5062.5万美元;培育亿元以上农头企业22家,其中10亿元以上2家(四川省井研县食品有限责任公司、四川巨星企业有限公司)。

 

  二是农产品专合日渐规范,品牌知名度提升。目前,全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82个,其中工商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632个,其中省、部级试点示范社40个;发展会员20.77万元,实现销售收入56.66亿元;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户面达 68%,农民人均来自专业产业化的存收入达3153元。拥有巨星、永丰、竹叶青、哈哥4个中国驰名商标,竹叶青、 仙芝竹尖2个中国名牌农产品;认证绿色食品56个,有机食品34个,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。

 

 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得新进展。乐山市农产品综合、专业批发市场6个,经营面积达到14万平方米,经营户数近2000户,农产品交易量达到20万吨。农贸市场160个,经营面积51万平方米,经营户数6万户,农产品交易总量达到73万吨,占市场总交易规模的74%。顺利完成城东蔬菜批发市场3000吨冷库和三八商场生鲜超市冷链项目建设,积极推进沐川、峨眉、犍为等农产品批发、加工储存项目的规划建设。投运了西南农产品市场、山区彝区农土特产品交易中心、乐山-峨眉山农土特产品成都火车东站展示中心等3市场(中心),极大地提高了了乐山农产品的集中程度,也提升了全市农土特产品知名度。

 

  四是流通方式取得新突破。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,农产品流通方式在改革创新中寻求新的突破。2008年起,连续举办了五届农商对接会,签约金额从第一届的3000多万元,逐年增长到第五届的2亿元,已经成乐山农产品交易亮点品牌。这种让商家直接对话农户(合作社)的方式,加快了产销对接,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,提高了农产品流通效率,通过产销对接,很大程度上为“卖难”“保供”提供了有效的方式和途径。

 

  五是市场消费环境达到改善。全市18个大中型超市设立了鲜销卖场,配套了冷藏保鲜设施。通过实施“标准化菜市场”工程,改造和提升区县农贸市场的升级,打造星级标准化菜市场建设11个,农贸市场改造11个。2个市场获得了“国家绿色市场认证”。通过引导和推进“标准化菜市场”建设、设立生鲜超市,提高和改善了城市居民购物环境,保障了食品安全性,对乐山市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起到长远的积极作用。

 

  二、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

 

  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,目前乐山的现代流通水平较弱,受大环境整体制约,农产品市场流通和贸易还是以小生产、大流通和小规模、大市场为主,与现代农产品市场贸易差距较大,直接影响着产销高效对接,流通环节的减少过程仍很漫长,特别是个体经营市场仍为主体市场的格局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,导致农产品流通还存在“卖难”“买贵”的现象发生,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产增收和便民消费。据调查,乐山市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中,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。

 

  (一)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,不适应农产品流通发展的需要。多年来,受“重生产、轻流通”思想的影响,乐山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与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、与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滞后发展,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问题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,加重了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瓶颈效应。目前,主要反映在市场数量多、规模小、档次低。乐山现有农贸市场170余个,由于缺乏规划,政府投入严重不足,大多数市场设施陈旧、简陋,场地凹凸不平,车流人流不分,占道经营、扰民等现象依然在,无论是从总量还是规范建设上存在着较大差距。如中心城区交易市场24个,其中:存在占道经营现象的市场4个,5个市场硬件设施较差,普遍缺乏必要的停车场所、垃圾集中处理转运站,市场购物环境条件较差。按照每万人或每平方公里应建设一个农贸市场的规划标准,市场缺口达达25个。

 

  从农产品的增值服务环节上看,全市共建鲜活农产品气调保鲜库五处,库容量2万吨,猪肉及禽类冻库8000吨。对于蔬菜175万吨、水果15万吨、肉类总产量41.28万吨的的生产总量而言仍显仓储严重不足。在增值方面,农产品分级、筛选、包装、冷藏保鲜、加工配送等增值服务跟不上,尤其是信息中心、价格形成机制、配送功能发展滞后。

 

  (二)交易渠道少导致交易方式落后。乐山市市场投资主体长期停留在出租铺面的简单物业管理层次上,不直接参与农产品经营,对市场基础设施和公众服务资金投入较少,使市场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。农产品的流通仍以传统的一对一的现场对手交易为主,代理经营仅占交易总额的很小部分,交易效率低下,交易成本高,特别是缺乏贮藏保鲜设施,造成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大量耗损,增加了交易成本。少数市场的少数品种在试行网上交易,但离发挥市场中心集散作用差距较大。边远山区农产品由于交通不便,信息不畅,缺乏经营方面的机构和组织,“卖难”现象时有发生。

 

  (三)市场现代化程度低,检验检测设施缺乏。目前,大多数市场没有配备信息设备,市场聚合信息功能未充分发挥。少数市场虽配备一定的现代信息设备,但没能有效发挥信息发布和引导的作用。一些市场采用传统的广播、板报等方式发布少量品种的价格信息,有的市场根本没有信息服务,信息手段缺失,更谈不上为农户生产、产品流通、产品加工提供全面、持续的信息支持。信息资源不能共享,缺乏一个把政府、市场、客户和生产者联接起来的网络,市场供求信息不能快速传递,批发市场价格形成和发布功能作用发挥有限。

 

  (四)农产品流通过程中质量监控机制缺乏,食品安全难以保障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购买能力的增强,对农产品的要求已从过去讲究新鲜、价廉物美进入到追求品质、安全、卫生新层次。但是,受农产品流通质量监管机制不健全不规范,市场检验检测制度的法律法规的影响不完善,我们的生猪、蔬菜、水果、水产、大宗主要农副产品在国际上的流通障碍是比较明显的。除了有些贸易国设置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以外,我们本身自己生产的农产品是经不起市场检验的,致使大量不符合卫生检疫标准的畜禽肉食品、水产品、有害农药残留超标的果菜等农产品不断涌入市场,严重危害和威胁着消费者的健康和利益。近年来,除城东批发市场建立起检验检测体系外,大多数市场投资不足,没有开展检验检测,缺乏必要的检测、仓储、保鲜、运输、经营户管理等规范,基本上还是靠经验管理。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没有质量检测的执法权利,即使抽检的农产品存在安全问题,也只能通知工商部门处理,通常只能将这些农产品拒市场之外,难以从流通环节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。

 

  (五)市场体系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。农产品市场的标准化建设,目前,农产品批发市场还没有专门的法规。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体制不顺,缺乏合理规划布局,低水平重复建设。多年来,乐山市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一直延续多部门管理的体制,缺乏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,导致“有市无场”和“有场无市”同时并存。现不少农产品批发市场选点局限于行政区划,未能充分反映商品的流向、流量和市场辐射范围等问题,出现“有场无市”。而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农产品产地,由于缺乏资金建设市场,又存在“有市无场”的情况。

 

  (六)市场建设要素不足,政策支持力度弱。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具有开放性、竞争性,同时具有公益性,长期以来,市场建设基本上是由民营经济为主要成份,政府规划投入、政策扶持相对较弱,形成投资主体自营成本高,运行效益低,服务管理少,难以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流入。据调查,很大部份农产品营销大户不愿注册公司,农合组织不愿法人化注册,流通公司生鲜经营积极性不高,多数市场采取收租、承包、产权出让等方式。各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税费过重,加上鲜活产品损耗大、利润空间太小,由于税费负担重,流通成本高。企业效益原则和市场竞争性难以让企业具有积极性。

 

  (七)农产品市场税种较多,相对制约了市场壮大。目前,农产品批发市场、农贸市场企业经营需缴纳的税费包括:房产税、土地使用税、营业税费;缴纳的费用:副食品价调基金、城市维护建设税、工会经费、地方教育费附加、教育费附加等。超市、零售企业需缴纳的税费项目与标准:1、25%的所得税;2、17%、13%的增值税;3、5%的营业税;4、购进额80%+销售额40%的印花税;5、7%的城建税;6、7%的教育附加费;7、2%的地方教育附加费;8、其余需缴纳的农产品税:13%的购进税、13%的销项税;从调查的情况看,多数市场由于税费负担重,流通成本高,经营亏损或微利,不得不采取收租、承包、产权出让等方式。

 

  三、培育和建设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思考与建议

 

  今后,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,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部署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重要的时期,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,就是加快统筹规划,推进基础设施建设,强化产销有效对接,提高就地转化率和储备调节能力,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,促进农业增产增收,保障城市供应和消费。市场体系的建设工作任务,就是围绕农产品产业的发展目标,建设、改造、提高和完善相应的流通基础设施、流通方式,实现“惠民”与“惠农”目的。

上一篇:力卡打造顶级塑料托盘 承载行业卓越品质 下一篇:撤掉收费站 畅通民生路

网站链接